世界网址·海外网站
Ctrl+D收藏世界网址
首页 > 教育网站 > 高校大学 > 北华大学

北华大学

北华大学

北华大学学生校友

http://www.beihua.edu.cn

北华大学简介

北华大学

北华大学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吉林师范学院

前身可追溯到1906年清政府在吉林崇文书院创建的吉林省初级师范学堂。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吉林师范学校获得新生。1952年8月迁到江南(现吉林二中校址)。1966年7月,吉林师专与四平师专合并,仍称吉林师范学院。1978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吉林师范学校恢复为吉林师范学院。

吉林医学院

前身是1928年孙宗尧创办的吉林私立助产学校。1947年12月被国民党吉林教育厅接收,改名为“吉林省立助产学校”。1948年3月吉林市解放,省人民政府将原吉林省立助产学校和华英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合并接收。1949年6月改名为“吉林省卫生干部学校”。9月,校址迁到崇文胡同,即现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所在地。1958年升格为吉林医学院。1959年6月,又调整为吉林省吉林医学专科学校。1973年11月恢复为吉林医学院。

吉林林学院

前身在吉林林业学校,始建于1952年,校址在长春市何家屯。1953年10月,学校迁往吉林市江南,1958年3月,改名为吉林省林学院。1960年5月,更名为吉林林学院。1964年3月,吉林林学院改建为吉林林业工程学院。1972年吉林省林业技工学校、吉林省林业干部学校和吉林省林业学校三校合一,成立吉林省林业学校,校址在吉林市江南泰山路32号。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教育部批准,在吉林省林业学校的基础上,恢复和改建吉林林学院。

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

前身是吉林省最早的工业学校——吉林省立职业学校,始建成于1920年9月,原址在吉林市德胜门外,北山脚下。1935年,校名改为吉林省立吉林工科两级中学。1946年吉林解放后,划归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领导,改名吉林工业专门学校,选定江北人造石油工厂住宅区作为新校址(现北华大学北校区)。1952年秋,学校改由重工业部领导,改名为吉林工业技术学校。1958年学校创办了吉林电气化学院。1959年6月,经冶金部批准,升格为吉林冶金电气化专科学校。1984年10月,改名为吉林电气化专科学校,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领导。

四校合一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吉林省省属规模*重点综合性大学——北华大学。

北华大学现有东、南、西、北四个校区,占地面积126.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0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4亿元,馆藏图书256.27万册。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2100人,其中本科生18803人。

东校区位于松花江南岸,一期工程于2003年完工并交付使用。校区占地面积52.11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1927万平方。米。设有学校机关、图书馆、汽车与建筑工程学院、林学院、外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医学部、经济管理学院、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等十几个单位、部门的万余名师生在东校区学习与工作。

校区地址:吉林市丰满区滨江东路3999号

南校区位于丰满区。校区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现有法学院 、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老年大学、师范分院、北华之声广播台、后勤集团等十几个单位、部门的七千余名师生在南校区学习与工作。

校区地址:吉林市丰满区吉林大街15号

北校区位于龙潭区。校区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现有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体育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等六个单位、部门的五千余名师生在北校区学习与工作。

校区地址:吉林市龙潭区新山街1号

学校萃取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精华,传承原四校百年办学积淀的底蕴,办学条件和校园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日益提高,教师队伍结构比较合理,设备、设施较为齐全,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国际教育和学术交流深入开展。当前,全校师生正遵循“崇德尚学、自强力行”的校训,加快内涵建设,为把北华大学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与优势、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而不懈努力。

拥有27个学院(政法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外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交通建筑工程学院、林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检验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另有3个部(中心)(大学外语教研部、教育技术中心、工程训练中心);59个本科专业,涵盖10个学科门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有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10个学科门类,招生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达到56个;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6个省重点学科。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有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华大学-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农学)、北华大学-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方广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医学);

6个国家特色专业

(临床医学、机械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园林、医学检验、林学);

13个省级“十二五”本科特色专业

(临床医学、机械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园林、医学检验、林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药学、护理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606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943人(正高级246人、副高级697人,二级教授7人、三级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76人,在读博士141人。共享4名两院院士和189名高级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学者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高级专家5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3人,省拔尖创新人才22人,省教学名师5人,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省师德先进个人 3 人,省高校学科领军教授3人,省教育厅新世纪优秀人才19人,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9人。

至2007年9月末,师资队伍总量达到1559人,其中教授212人,副教授539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首席教授1人,省主讲教授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省高级专家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6人;省级拔尖创新人才1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0人;校教学名师11人,校学科带头人65人,校中青年骨干教师97人。

学校依托自身办学条件和教育资源优势,加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特别是面向吉林省支柱、优势、特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形成了林产生物质资源与材料、长白山林业生态与特色资源、区域国别史、冶金化工行业电气高效节能装备技术、吉林地方常见植物过敏原筛选及临床免疫、长白山特色药用资源等特色研究领域,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区域、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不断提高贡献率,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学成果奖1项。仅近三年,学校就承担世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项目6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近426项,市(厅局)级科研项目221项,已通过国家、省、市(厅局)鉴定的科研成果45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9项;教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977余篇(其中,997篇被SCI、EI、CSSCI等检索)。《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出版教材、著作近300部,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立项78项。学校生源质量逐年攀升,*志愿录取率均达到100%。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位于省属高校前列。在国家和省各类大学生竞赛中,先后荣获*奖励601项(一等奖55项)、省级奖励854项(一等奖228项)。其中,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中,学校先后四届获得一等奖(共5项)。

截至2013年,北华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298.6万册,涵盖林、医、师、工、管、文等多学科,其中纸质图书196.6万册,电子图书102万余册;期刊6千多种;馆藏古籍图书、港台文献、建国前精装报刊和地方文献等3万余册。各类专业数据库27个,其中自建数据库3个。

学校实施开放发展战略,拓展办学空间,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加拿大等国家的27所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合校七年来,聘请外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170余人次,派出中青年骨干教师、科研与管理骨干赴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访学、科研合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60余人次。学校还与韩国开展2+2、3+2模式和与美国开展1+2+1、MBAl+1模式的合作办学,与姊妹校进行学生对等交流。学校先后两批接受来自巴基斯坦、索马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84名留学生进入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习。2006年8月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2007年学校与韩国江原大学校共建孔子学院。学校主动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融汇交流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学校萃取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精华,传承原四校半个世纪办学积淀的底蕴,特别是经过组建以来的建设发展,办学条件和校园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办学层次日益齐全,教师队伍结构比较合理,设备、设施条件初具规模,国际教育和学术交流深入开展。当前,全校师生正遵循“崇德尚学、自强力行”的校训,为把北华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高,科研实力强,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而不懈努力。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

崇德:崇尚有德的人。语出《书·武成》:“崇德报功”。

尚学:尊重知识,追求真理。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语出《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礼记·学记》:“知困,然后自强也”。

力行:努力从事,尽力去做。语出《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史记·儒林列传》:“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比较贴切地概括了该校的发展历程与价值追求,有较强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校徽北华大学校徽由北华大学艺术学院侯林副教授设计,以学位帽为主要元素,配以江水、双环符号和北华大学中英文对照设计而成。学位帽是代表高校的*视觉形象,是学识的象征,双环符号代表科研,二者结合很好地体现了“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四条江水寓意着原四所高校,于1999年9月合并,它们共同汇入松花江,犹如丰满大坝泄洪齐发,又如原四所高校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实现实质融合,同舟共济、激流勇进。学位帽下的发射构成既是阳光又似太阳,同时又是科技的象征,12个锯齿象征着一年中的12个月。标志整体形式为圆形,它是团结、向心力、凝聚力的象征,同时也象征地球,寓意学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蓝色寓意浩瀚、深远和纯净,象征着天空和海洋,也是北国江城的*体现。

《北华之歌》——作词:易茗;作曲:雷蕾

北华大学 校歌松花江水一路波浪,长白山野万千气象。

带着我们的爱与梦想,在这里集合起青春力量。

崇德尚学,自强力行,北华之歌同声传唱。

有所作为,有所担当,一片沃土桃李芬芳。

难忘百年风云岁月,同心共举来日辉煌。

接过前辈留下的宝藏,让这

北华大学是教育网站高校大学行业领先的网站,北华大学于2020年10月被世界网址收录于目录下,网站创办者是:北华大学,北华大学网站网址是:http://www.beihua.edu.cn,世界网址综合分析北华大学网站的价值和可信度、百度搜索排名、Alexa世界排名、百度权重等基础信息,为您能准确评估北华大学网站价值做参考!

标签:北华大学学生校友

官方信息
  • Facebook
  • 微博
  • YouTube
  • 微博
  • Twitter
北华大学热门资讯

教育网站 (00)

世界网站币安下载欧意交易所app下载币安官方最新APP下载欧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