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网址·海外网站
Ctrl+D收藏世界网址
首页 > 教育网站 > 高校大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博士在职博士招生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学院概况

http://gscass.cc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提供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包括博士报名时间、博士招生简章、博士报考条件、博士考试时间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提供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包括博士报名时间、博士招生简章、博士报考条件、博士考试时间等。

1927年11月,筹设社会科学研究所,并于1928年5月正式成立,下有法制组、民族组、经济组、社会组,前两组在南京,后两组在上海。

1928年6月9日,在上海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拉丁文译名Academia Sinica)在上海成立,是为“中华民国较高学术研究机关”,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科学院”(academy),直属于南京国民政府,首任院长蔡元培。创办中研院的主要成员是中国科学社社员,因此,中研院成立后继承了中国科学社在国际上作为中国科学界官方代表的地位。

1934年7月,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之北平社会调查所并入该所,1945年改称社会研究所。

1928年,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成立。年初,大学院中央研究院筹备委员傅斯年向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建议设置历史语言研究所。3月,中研院于广州中山大学筹设历史语言研究所,聘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三人为常务筹备员。7月,正式成立,由傅斯年代行所长职务。10月22日,迁入广州柏园,始有独立所址,后经议定,以此日为所庆纪念日。初在广州,分设史料、汉语、文籍考订、民间文艺、汉字、考古、人类学及民物学、敦煌材料研究等八组。

1929年,院址迁往北平,将原设八组归并为三个学术组,一为历史学组,从事史学及文籍考订;二为语言学组,从事语言学及民间艺文;三为考古学组,从事考古学、人类学及民物学,并分别聘请陈寅恪、赵元任、李济为一、二、三组主任。九一八事变(1931)后由北平迁上海。

1934年,中研院在南京之建筑陆续竣工,史语所亦由上海迁至南京。同年5月增设人类学组。中日战争期间,史语所先迁湖南长沙,继迁云南昆明,较后定居于四川南溪县李庄之板栗坳。

1946年,迁回南京,继续推动各项研究工作,并接收北平东方文化研究所及近代科学图书馆图书,成立“北平图书史料整理处”。

1948年3月,召开年会,选举确定了81名中央研究院*届院士,其中人文组院士28人,占到院士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在中央研究院1948年评选出的*届81位院士中,人文组院士达28位,占到院士总数的三分之一。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据此,在政务院之下设科学院,行使管理全国科学研究事业的政府行政职能。科学院与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出版总署等部门同受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的指导。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任命文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原中央研究院院士郭沫若为中国科学院院长。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开始办公。 成立之初的中国科学院也是一个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于一身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1949年11月5日,中国科学院从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处接管了原北平研究院的史学研究所以及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设在北京的图书史料整理处,并在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史组、考古组以及北平研究院史学所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语言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1950年4月6日,中国科学院又于在南京接收了原中央研究院的社会研究所,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初设于南京。5月,由解放区迁北平的华北大学研究部历史研究室划入中国科学院,在此基础上扩建为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上述考古所、语言所、社会所、近代史所成为中国科学院最早设立的一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1954年1月28日,周恩来总理主持政务院第204次政务会议,决定建立中国科学院学部和实行学部委员制度。中国科学院组织全国科技、教育、产业界的学者、专家,并会同有关部门推荐遴选了首批委员人选。

1956年,国家在制定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同时,也制定了《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草案(1956~1967)》,推动了院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发展,很快建立了几个新的研究所。到“文革”之前,哲学社会科学部有14个研究机构,包括哲学所、经济所、世界经济所、文学所、外国文学所、语言所、历史所、近代史所、世界历史所、考古所、民族所、法学所、世界宗教所和情报所。1957年6月,反右斗争开始,同年7月院党组提出成立哲学社会科学部分党组,以加强党的领导,并提出该部学术思想方面的问题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直接领导,8月中宣部批复同意。随着运动的不断升级,以及全院科技力量投入“两弹一星”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哲学社会学部逐步从中国科学院分离出来。

1960年,哲学社会科学部划归中宣部直接领导。

1961年以后,院属机构中不再列入该学部所属研究所。但哲学社会科学部及其所属单位仍与中国科学院有着种种联系。

1966年,全国开始“文革”后,学部工作限于停顿状态。

1967年1月,各自然科学类学部被迫停止活动。哲学社会科学部亦遭严重破坏,是“文革”重灾区。学部内派性严重,冤案成堆,若干人被迫害致死。由于中宣部被砸乱,哲学社会科学部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

1969年以后,绝大部分人员下放农村参加劳动。

1972年,由于周总理的过问,院部才回到北京,逐步恢复工作,学部由国务院科教组代管。

1975年,四届全国人大召开恢复教育部后,学部交由教育部代管。

1975年初,邓小平受命主持国务院工作,他不仅全面整顿科学事业,也着手恢复遭受严重破坏的哲学社会科学。邓小平决定由新设立的国务院研究室代管学部业务工作,学部的和行政工作分别由国务院政工组、办公室负责。7月16日国务院发布学部领导机构名单,郭沫若仍任学部主任,并组成学部临时领导小组负责学部日常工作。7月下旬起派到学部的军宣队、工宣队陆续撤离,学部下放农村的研究人员被召回,研究所科研业务逐步恢复。

1975年9月,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哲学社会科学若干事项的通知》(国发[1975]142号)。通知中规定,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直接受国务院指导,其地位同于科学院,相当于部委一级单位”。该《通知》正式提出了建立单独的社会科学院的计划。由此学部行政级别大为提高,但名称未变,相关研究所名义上仍留在中科院。10月4日,胡耀邦被邓小平任命为中科院“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副组长后,在牵头制定中科院整顿规划时,也开始为建立单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制定规划。10月25日,邓小平在局会议上受到批判,在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中,政研室一度险被撤销。

1976年1月17日,因邓小平在局会议上受到批判,宣布不再领导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工作,社会科学院的建设计划被迫中止。

1976年秋,“四人帮”被粉碎后,哲学和社会科学文化事业在拨乱反正中逐步复苏。

1977年4月5日,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向中央递交《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改变名称的请示报告》。5月7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该报告,决定将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改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地位与中国科学院等同,相当于部委一级。学部时期的14个研究所全部划归过去。至此,哲学社会科学部正式从中国科学院独立出去。11月24日,国务院颁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印章正式启用。随后,中央任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社会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胡乔木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任院长兼党组书记。

1977年至1981年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先后成立了工业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财贸经济研究所(现为财经战略研究院)、新闻研究所(现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研究所(现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人口研究所(现为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现为民族文学研究所)、世界研究所(后与世界经济研究所合并成立世界经济与研究所)、美国研究所、日本研究所、西欧研究所(现为欧洲研究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等16个研究和出版单位。此外,苏联东欧研究所(现为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西亚非洲研究所和拉丁美洲研究所也在这个时期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4年1月5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2005年1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2006年8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成立,作为院务会议领导下的学术指导、学术咨询和科研协调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部设立了文学史学哲学部(后又分立为文学哲学部、历史学部)、经济学部、社会政法学部、国际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评选出首届学部委员47人、荣誉学部委员95人。

2007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二十周年。

2011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启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是年11月30日,实施创新工程后成立的首批跨学科、综合性、创新型学术思想库和新型研究结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分别在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亚洲与太平洋研究所和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而成。

2012年4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校区在北京市房山区的良乡高教园区正式落成。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综合性高端智库的优势,使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知名智库”。

2016年11月26日至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主席王伟光率院学部委员学术调研团前往山东青岛,青岛市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书。

2017年1月7日,青岛市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高等院校,合作共建青岛研究院,联合在青岛举办国际性高层论坛,为青岛市重大决策和发展战略提供咨询论证,在人才交流与培养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据2016年12月社科院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6大学部,近40个研究院所,10个职能部门,8个直属机构,2个直属公司,180余个非实体研究中心,主管全国性学术社团104个,并代管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六大学部

此外,设立在六大学部之上的学部委员大会是学部的较高组织形式,其闭会期间的常设领导机构是学部主席团。

职能部门

据2016年12月社科院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部职能部门设有:办公厅、科研局(学部工作局)、人事教育局、国际合作局、财务基建计划局、离退休干部工作局、监察局(直属机关纪委)、基建工作办公室、创新工程综合管理办公室(人才交流培训中心)、信息化管理办公室等。

直属机构

研究院所

主管学术社团

直属企事业单位: 中国人文科学发展公司(中国经济技术研究咨询有限公司)、中国经营出版传媒集团

托管单位: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科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和荣誉学部委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较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专家学者,可被推荐并当选为学部委员;符合学部委员条件的离退休老专家,在职专家中年满80周岁、不担任行政职务符合学部委员条件者,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荣誉学部委员称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并不是延续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学部委员称号。有学者认为,目前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制度的条件基本成熟,但如果马上设立院士制度还存在某些困难,因此可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恢复学部委员制度,为今后过渡到院士制度奠定基础。

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47名学部委员、95名荣誉学部委员正式产生。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召开,增选10名学部委员,38名荣誉学部委员。2014年7月16日,又产生了第三批学部委员4名 。2018年9月25日,公布了12名2018年新增选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名单,分别为:刘跃进、陈众议、赵汀阳、冯时、陈星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教育网站高校大学行业领先的网站,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20年1月被世界网址收录于目录下,网站创办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网址是:http://gscass.cc,世界网址综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的价值和可信度、百度搜索排名、Alexa世界排名、百度权重等基础信息,为您能准确评估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价值做参考!

标签:在职博士在职博士招生在职博士招生信息网学院概况招生简章

官方信息
  • Facebook
  • 微博
  • YouTube
  • 微博
  • Twitter
中国社会科学院热门资讯

教育网站 (00)

世界网站币安下载欧意交易所app下载币安官方最新APP下载欧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