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网址·海外网站
Ctrl+D收藏世界网址

阿坝

阿坝

阿坝智能问答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微博

http://www.abazhou.gov.cn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阿坝简介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战国时,公元前316年秦置湔氐道(今松潘),阿坝州始有建制。

西汉置汶山郡。晋、隋袭旧制有所拓展。唐代建置时有兴废,演变频繁。宋置茂州通化郡、威州维川郡。

元为土司制度之始,明置于茂州、威州、松潘卫,分辖各土司及千户所。

清设茂州、理番厅、松潘厅、懋功厅。民国之初改厅州为县,继后设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公署,后改为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辖松潘、茂县、汶川、理县、懋功(今小金)、靖化(今金川)6县及草地65部、20个土司、11个屯守备。

1952年茂县专区属四川省领导。

1953年1月1日撤销茂县专区,改设四川省藏族自治区。原懋功县改称小金县(驻美兴镇);原靖化县改称大金县;由松潘县部分地区设置南坪县(驻南坪);理县驻地迁杂谷脑。原阿坝地区改设阿坝县(驻中阿坝);原黑水地区改设芦花县(驻芦花);原若尔盖地区改设若尔盖县(驻纳摩寺);大金县的绰斯甲地区建立县级行政委员会(驻舟山)。将卓克基、松岗、党坝、梭磨四土司分别建立相当于区的政权机构,并在四土的中心地区马尔康暂设相当于县级的行政机构--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事处。四川省藏族自治区辖10县、1县级行政委员会、1县级办事处。

1954年芦花县改名黑水县,若尔盖县由纳摩寺迁驻达扎寺。

1955年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改设阿坝藏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刷经寺。

1956年原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事处(四土)改设为马尔康县。绰斯甲行政委员会改为绰斯甲县,驻地迁观音桥。阿坝藏族自治州辖12县。

1958年阿坝藏族自治州驻地由刷经寺迁马尔康县城。由壤塘行政委员会设立壤塘县(驻南木达)。撤销茂县、汶川2县。同年7月7日由原茂县、汶川2县全部辖区和理县部分地区合并设立茂汶羌族自治县(驻威州镇)。理县迁驻刷经寺。阿坝藏族自治州辖11县、1自治县。

1959年壤塘县迁驻壤塘;理县迁驻哈拉玛。

1960年撤销理县,以原理县和阿坝县的部分地区设立红原县(驻哈拉玛);原理县的其余地区并入茂汶羌族自治县和马尔康县。撤销南坪县,并入松潘县。大金县改名为金川县。撤销绰斯甲县,并入金川、壤塘2县。阿坝藏族自治州辖9县、1自治县。

1963年恢复南坪(驻南坪)、汶川(驻威州镇)、理县(驻杂谷脑)3县;茂汶羌族自治县由威州镇迁驻凤仪镇。阿坝藏族自治州辖12县、1自治县。

1987年,阿坝藏族自治州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阿坝县(101°18′—102°35′,北纬32°18′—33°37′)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北部,位于川、甘、青三省结合部。

阿坝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西北年波也则山平均海拔4900米以上,境内*峰5154米,终年积雪;北以鹅持下仍山为天然屏障;东南部查理乡境内有阿依拉山;北部和东部是广阔的高原浅丘草地;西部和中部为深丘状草地,逐渐向南部高山峡谷林区过渡;高度由海拔5141朱递减到2936米。

全县地貌分为东北丘状高原、平坦高原区;中西部盆地、高原山地区;南部高、中山河谷林区三种不同地貌区域,并有高原山地向高山峡谷过渡的地貌特征。

县境属高原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春秋相连,于雨季分明。年均降水量712毫米,湿季(5-10月)降水集中,占全年的89.6%。年平均气温3.3摄氏度,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全年无*无霜期,相对无霜期33天。

阿坝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巴前颜喀拉山槽区,位于川西高原北隅长江、黄河支流分水岭河源地带,地形复杂。县境垮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境内有麻尔曲河、阿柯河和贾曲河及其支流和溪沟以及大小海子(高原湖泊)。

截至2013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13个县,面积84242平方千米。阿坝州包括马尔康县、金川县、小金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壤塘县、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原南坪县)、黑水县。

阿坝县矿产资源丰富,有褐煤、泥炭、铁、铜、银、砷、铅、锌、锡、金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褐煤储量达20亿吨。

阿坝县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发电前景广阔,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47.6万千瓦,可开发量为83.7万千瓦,现仅开发3415千瓦,年发电1423万度,占可开发量的2%,丰富的水能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县境内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支流阿曲河、麻尔曲、贾曲河横贯三个自然区域,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6条。其中黄河流域11条,长江流域15条; 50—100平方公里的有6条,二级支流水量较为集中,一级支流水量丰富,有水能开发的优越条件。

全县大部分水能资源在中部阿曲(河)和西南部的麻尔曲(河),其中贯穿县境内的阿曲河长151公里,流域面积4292平方公里,*流量210立方米/秒,最枯流量8.9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径流量9亿立方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59立方米/秒,有天然落差1350米,可利用落差395米,平均比降8.9‰。麻尔曲流域2437.6平方公里,县内河长75公里,落差300米,平均比降1.6‰,年径流16.61亿立方米,占全县水能资源的94.42%,黄河水系0.49万千瓦,占全县水能资源的5.58%。

阿坝县境内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县境内野生动植物中药材品种繁多,量多质好,植物药材有69科179种,主要中药材资源蕴藏量在300万公斤以上。以质优闻名世界的冬虫夏草、川贝母、川赤芍、甘松、羌活、黄芪、大黄、鹿茸、熊胆、麝香等动植物药材资源十分丰富。

县内立体气候十分明显,日照丰富,昼夜温差较大,具有建立青稞、绿豌豆、马铃薯、油菜及其它多种经营生产基地的优越条件。除畜产品资源外,川西北草地资源还有提取香精、香料的野草、野花种类繁多、分布广阔。县内还盛产松茸、蕨菜、沙棘、人生果等多种野生食用菌类及山野菜、野果,为无污染天然绿色食品加工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阿坝县草地牧草资源丰富,鲜草贮量极大。草场面积1321万亩,

占全县总面积的84.40%,可利用草场面积1074万亩。牧草种类繁多,有55科,182属, 353种,其中饲用植物258种,占草地植物的73%;优势牧草60种,占饲用植物的23%。此外,尚有大量的药用植物和蜜源植物。畜种资源也十分丰富,以饲养草食家畜牦牛、藏系绵羊(贾洛羊)为主,山羊、马、驴次之。对发展畜牧业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巨大的生产潜力。畜产品均以半野生、半野味、纯天然、无污染着称,是有着广阔市场开发前景的名、优、特、稀绿色食品。我县于2005年成功认证为全省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对藏区科学种草养畜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夯实草业基础,为开发利用阿坝优势畜种资源,草产品、天然绿色畜产品的深加工提供了可靠保证。

阿坝县林木分布多由单一树种或生态特性近似的树种组成单纯林,且垂直带谱明显。分为针阔混交林、亚高山暗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主要有子果云杉、黄果冷杉、隐蕊杜鹃、西藏忍冬、刺五加等。菌菇现有97种。珍贵的食用菌有金耳、杯伞、喉头菌、灵芝等。野生动物有164种,其中有川金丝猴、云豹、雪豹、西藏野驴、白纯鹿、白鹤、中华秋沙鸭、金雕、黑颈鹤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4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54种。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阿坝州常住人口为89871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84746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51245人,增长6.05%。年平均增长0.59%。阿坝州户籍人口为901683人。

阿坝州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24084户,家庭户人口为82249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05人减少0.38人。

阿坝州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67231人,占51.99%;女性人口为431482人,占48.0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94上升为108.29。

阿坝州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78497人,占19.86%;15-64岁人口为 654786人,占72.86%;65岁及以上人口为65430人,占7.2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5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6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22个百分点。

阿坝州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为489782人,占54.50%;羌族人口为157969人,占17.58%;汉族人口为220679人,占24.55%;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30283人,占3.3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藏族人口增加34544人,增长7.59%;羌族人口增加3064人,增长1.98%;汉族人口增加11409人,增长5.45%;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228人,增长7.94%。

阿坝州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8251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755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45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75819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截至2010年,阿坝县全年预计实现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6万元,同比增长1.9%;

国税入库320万元,同比下降26.94%;地税入库830.4万元,同比下降11.71%。 全年预计社会各项存款余额达45200万元,同比下降1.3%;各项贷款余额达9703万元,同比增加31.19%。

“十一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逐年增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8719万元。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59113万元,本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8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464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34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999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44:14:42,调整为42:12:46。

阿坝县以传统牧业为主,牧农林结合。全县有天然草场1321万亩,耕地15万亩(已实施退耕还林4.55万亩),林地面积313万亩。2012年底牲畜存栏51.6万混合头,同比增长0.5%;各类牲畜出栏13.8万混合头;肉类总产量1.1万吨,奶类产量2.1万吨;

工业是阿坝县新兴产业。 在阿坝县,产业集群是提高阿坝县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产业园区是政府划出一块阿坝县区域,通过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大量企业进驻和发展,这为形成产业集群和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准备了条件。

2013年,阿坝县开发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文化旅游产品加工业、民特产品加工业、水电工业、新型能源工业推进以及中安电站、若果朗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工作、装机1.9万千瓦的安羌电站扩容工程、羊羔电站技改工程;培育壮大民族特需品加工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扶持色加工业发展,将特色产品加工业从简单粗放型逐步向精细高效型转变,工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提升,全年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921万元,同比增长18.3%。

阿坝县利用宗教旅游胜地及秀丽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业。

阿坝县是宗教旅游胜地,有著名的藏族寺庙郎依寺和格尔登寺景观。境内丘顶平缓之汪山与谷地交颁,溪流纵横。有藏区著名的莲宝叶则神山圣湖野生动物保护区风景区,神奇神秘的藏传佛教寺庙文化、安多藏区民俗风情旅游景区,以及曼扎塘大草原黑颈鹤高原湿地生态保护区和柯河茸安高山峡谷生态风景区。

阿坝县是青海省西宁市通往成都的主要通道,也是甘肃省临近各县与四川、成都等地的主要通道,东接九寨黄龙大划原景区,北接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和安多藏族风情区,构成了川甘青三省结合部大三角精品旅游景区。

阿坝县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提高开放实效和水平,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服务功能。推出了一批交通、能源、通讯、城建、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农牧业产业化等重点建设项目与对外合作项目,欢迎省海内外客商来县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水电、药业的开发。

阿坝县响应四川省教育厅政策,不断加强基础教育工作,以农村教育为重点

阿坝是政府组织地方政府行业领先的网站,阿坝于2020年5月被世界网址收录于目录下,网站创办者是:阿坝,阿坝网站网址是:http://www.abazhou.gov.cn,世界网址综合分析阿坝网站的价值和可信度、百度搜索排名、Alexa世界排名、百度权重等基础信息,为您能准确评估阿坝网站价值做参考!

标签:智能问答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微博

官方信息
  • Facebook
  • 微博
  • YouTube
  • 微博
  • Twitter
阿坝热门资讯

阿坝 (00)

世界网站币安下载欧意交易所app下载币安官方最新APP下载欧意下载